2015年10月2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中德总理达成共识,携手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10有31日,李克强总理到韩国访问,双方就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韩国“制造业创新3.0”对接达成共识。作为中国制造强国的第一个10年计划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与德、韩对接,可以借鉴世界制造业先进水平,并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新业态的形成,将对全球制造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三国具有相同的战略使命和核心理念
中国和德国、韩国达成推动与工业制造升级相应的对接,主要原因是三国均将工业转型升级作为应对新一轮全球竞争,三国具有相同的战略使命和核心理念。
在使命层面,都是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当前,世界范围内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国纷纷抓紧调整各自的战略,日益重视制造业在促进经济复苏和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中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德国提出实施工业4.0,韩国提出“制造业创新3.0”都是希望通过各自战略的实施,在新一轮全球制造业的分工和竞争中抢得先机,发挥各自优势,寻求更大发展空间。
在理念层面,都是把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放在第一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显著特征是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换一个说法也就是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德国工业4.0着眼高端装备,提出建设“信息物理系统”,并积极布局“智能工厂”,推进“智能生产”。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韩国“制造业创新3.0”在整体上参考了德国“工业4.0”战略的基本理念。
在战略任务和发展阶段上三国差异较大
在发展基础方面,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和领先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甚至超过了美国和日本,在汽车、机械、医药化工、电机和电气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并凭借这些技术优势,保障了产品性能的可靠性和功能的完善性,树立了德国制造的品牌形象。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与德国相比,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技术水平,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品牌形象,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发展基础相对薄弱。
在产业发展所处阶段方面,德国工业4.0是在顺利完成“工业1.0”、“工业2.0”,基本完成“工业3.0”之后,提出的发展战略,是自然的“串联式”发展。中国制造业尚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并行发展的阶段,必须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
在战略任务方面,德国工业4.0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主要聚焦制造业的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中国制造2025不是专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规划,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谋划,不仅要提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和措施,还要加大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同时还要解决制造业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工业基础等一系列阶段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韩国是全球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产业门类齐全、技术较为先进,尤其是造船、汽车、电子、化工、钢铁等部分产业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变化,尤其是在来自不断崛起的中国制造业以及逐渐复苏的日本制造业的“夹击”下,当前韩国制造业增长乏力,面临着竞争力下滑的挑战,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战略。而“工业4.0”概念的出世,恰恰为韩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绝佳的方向。
三国战略对接将催生广阔合作空间
中德两国在制造业领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态势,中国已成为德国企业最重要的市场和利润来源地,比如大众、西门子、SAP等德国企业在华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高额回报。更重要的是,中德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比如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双方之间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
中德合作已经有一些实质性内容,一是启动了政府指导下的对话机制,对话牵头单位分别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二是开展战略研究合作,分析双方在未来发展目标、实现路径上的共识和差异,寻求双方在先进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绿色低碳工业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机会;三是加强标准化合作,制定一批通用标准并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推广,并努力形成国际标准;四是开展试点示范及经验交流,发挥中德各自优势,推动在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领域的示范推广;五是加强人员交流培训;六是共建产业示范园区。此次中德推进对接,无疑会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深度与广度。
中国与韩国也有很多合作之处。韩国“制造业创新3.0”有不少独特的看点:一是韩国拒绝百分百“拿来主义”在战略执行上,充分考虑到韩国中小企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技术研发实力不足的特点,采取了由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由试点地区逐渐向全国扩散的“渐进式”推广策略;二是政府搭台,企业成为“主力军”,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将扶持和培育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方向之一;三是韩国高度重视提升制造业的“软实力”,《制造业创新3.0战略行动方案》提出,针对当前韩国制造业在工程工艺、设计、软件服务、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研发、人员储备等领域的薄弱环节做大力投入,以取得重要突破。
以德国工业4.0为基础发展而来的韩国“制造业创新3.0”,会对中国发展“中国制造2025”带来许多启示。中韩的合作,可以在标准创新、完善产业链和商务创新等方面找到巨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