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已经3年多了,中国的推进速度和建设成果是明显的。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一带一路”倡议表达了积极支持和参与的态度,我国已经和4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和“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共同建设了46个境外合作区,成果丰硕。
对接建设项目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共识和携手。一些周边国家领导人先后表示,愿意将本国的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计划对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说,要将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对接。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要推动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他认为欧亚经济联盟五国有一致的认同,即都赞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内,发展各国同中国的合作。普京的带动,使“一带一路”倡议在我国的西部区域的建设成为可能。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明确表示,要将印尼“全球海洋支点”发展规划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全面对接。
交通网络互联
交通网络对接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基础性工程。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亚欧大通道建设步伐加快。
中国投资匈塞铁路建设。匈塞铁路自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至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全长350公里。该项目是电气化客货混线快速铁路,目前匈塞铁路建设项目已经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匈、塞的三方务实合作迈出重要步伐。
中老、中泰等泛亚铁路网开始启动。2015年12月,中老铁路的老挝路段建设开工,计划全长418公里。老挝是一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基础设施建设又比较落后,铁路仅有几公里。中老铁路一旦建成,老挝是直接受益国,同时也将促进中国“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工程,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规划和建设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这六大经济走廊。经济走廊的开发和建设,能够使得“一带一路”规划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在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支持下,经济走廊把不同区域和路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发展脉搏连在一起。
经济合作步伐加快
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亮点之一。我国力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项目,目前已与20个国家签署了协议。中方设立的各类产能合作基金,已超过1000亿美元。
2015年3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方签署涵盖广泛领域的33份产能合作文件,项目总额236亿美元。目前总投资已达270亿美元,开创了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发挥着重要的示范效应。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相互间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
周边自贸区建设取得的进展还有:我国同韩国签署了自贸协定;与澳大利亚签署了自贸协定;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议定书已于2016年7月正式生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推动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
开展人文交流
注重人文交流是目前我国政府外交的一大特点。国家领导人及其夫人在国事访问时,注重与当地普通民众交流互动。习近平主席在外事活动中,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和当地市民友好互动、与青年学生聊天。他说:“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夫人外交助力人文交流也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出访的亮点,彭丽媛在一系列的随行出访中,留下了端庄、大气、亲民的形象,为推进国家间人文交流做出努力。
我国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和民众以多种形式与沿路国家多走动。在教育、旅游、体育、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交流。我国设立了“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并且互派留学生,开展合作办学。还与沿线国家相互举办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文博会等。
我国与多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年”活动,2010年在意大利举办“中国文化年”,2015年筹办了“中英文化年”,2016年开展“中法文化之春”活动等。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传达了中华民族善良友好、热爱和平的特质和愿望。
2016年9月在甘肃举办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借“一带一路”搭建起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平台,签署了大量协议。借助“丝绸之路”概念,发展对外关系,广交朋友,促进沿线国家文化沟通、感情融合。同年9月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各种项目交流中,文化合作也是重要内容。同年10月,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文博会突出“文化+”概念,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使我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时尚色彩。
以文化促贸易,以文化交流拉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距离,也推进了中外文化产业的合作。通过一系列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这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是极为重要的。
“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