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天然气公司延安分公司,每当遇到维修难题,大家总会想到找“崔大拿”。崔泳是一名生产一线的普通维修工,更是一名肯动脑筋的有心人。自2006年入职以来,他一直坚守在基层一线,怀着对工作的热爱,坚持用挥动的扳手和管钳诠释责任担当,17年的学习总结和经验积累,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大小难题、故障隐患,在崔泳的火眼金睛和一双巧手之下,都被逐一化解,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维修战线上的“技术大拿”。2023年9月,崔泳带着自己多年练就的“独门绝技”走上陕西省第二届燃气行业“陕天然气”杯职业技能大赛赛场,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一等奖殊荣。
勤学善思,勤勉尽责。初进公司,崔泳首次接触输气场站,面对错综复杂的工艺管线、隆隆作响的压缩机组以及蜘蛛网般纷繁的控制线路,他感到茫然无措。然而,出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他认真学习各项技能,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维修工。他不分昼夜,执着地钻研业务,积极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遇到不懂的就追根究底。工作中不挑不拣,各个兼职岗位都干了一遍。多年来,他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工作需要,他总是第一个冲到现场。今年3月凌晨3点,他接到电话,直罗压气站压缩机组出现一级进气滤网差压高报警,他二话不说立即带人赶赴现场,故障信息确认、检修方案制定、作业票办理、拆解检查,他熟练地一项项完成着,因为这样的抢修工作,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每个工序的衔接都已经成为习惯,一身汗、两手黑是他的常态,正是有了他和同事们的辛苦付出,才保障了机组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平稳输气。
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责任是最大的动力。他热爱维修工作,多型号的机组、阀门和各类机电设备,结构不一、故障现象多样,这对喜欢钻研的崔泳是最好的教材。在大型作业中,他了解到阀门内漏给生产运行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通过网络查询技术资料、行业案例,分析内漏成因,制定了多套内漏整治方案。其中,内漏阀门多频次清洗结合阀位调整技术应用效果极好;在氮气置换天然气作业中,气瓶更换工作量大,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他按照场站汇气管的原理,研究制作了多瓶组联用注氮设备,将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还大大降低了操作安全风险;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在保障场站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需要在市电故障后第一时间投入运行,针对发电机失电检测和启动滞后,影响压缩机安全运行的问题,他大量查阅设备资料,自行设计并绘制图纸,经过论证后对控制线路进行改造升级,最终将发电机启动时间由原来的2分钟缩短至30秒,有效提升了电力安全保障水平。一项项维修改造,解决了一个个影响安全生产的难题。期间,多项设计改造取得国家实用性新型专利,获得安全环保奖项,他也多次获得公司“先进个人”和“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勤学苦练,功不唐捐。“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出点名堂来!”在接到陕西省第二届燃气行业“陕天然气”比赛通知后,崔泳耗时两天组装了一套燃气调压实操撬,供大家练习。备赛期间,他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系统提升理论和实操技能水平。白天,他窝在训练场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实操演练,将每一次练习都当成决赛现场认真对待,努力将每个细节做到“完美”。晚上,他与选手们一起复习理论知识,相互出题,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复习,全力夯实理论知识。为了锻炼自己的抗压和应变能力,崔泳还给自己设置了一套“闯关关卡”,他常会故意在训练中给自己制造一些“小情况”:有时候是换一套工具、有时候是拆除一个小零件,总是刻意给自己“找麻烦”,让自己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检验不同故障出现的实际现象与掌握理论知识是否相同,从而达到心静手不停的目的。正是勇于为自己设置障碍,使得崔泳在赛场上面对裁判组模拟的各类故障状况能表现得游刃有余,从调压阀的拆装到检修,从供气支路的故障排查到调压安全供气,他都交出了满意答卷。
多年来,崔泳潜心钻研,坚持“纸”上论道,以“理”服人,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把困苦当做一种历练,在17年如一日的学习实践中,他不忘初心,立足生产一线,将扎实理论知识应用到设备维修的实践当中。他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的成绩,绝非偶然,接踵而来的荣誉,记录了崔泳从一名普通的燃气工人蜕变为“技术大拿”的成长历程,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怠慢。在他看来,忙碌的工作很充实,很快乐,也是对自己岗位的尊重。正是这样积极的心态,使他成为我们燃气人学习的标杆和榜样。他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必将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和热情,不断创新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