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举办的“面向‘十三五’2015年油气论坛”上,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天然气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快于预期。而“十三五”期间,面临中低油价期,要实现既定天然气发展目标难度加大,需认真研究市场规模,以政策激励天然气需求增加。
需认真研究市场规模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全球油气行业出现转折,进入不景气周期,“十三五”期间全球石油仍将是持续供大于求的宽松态势。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低于预期,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速已开始大幅下滑,近十年来同比增速首次呈一位数(7.4%),且将持续若干年,远低于过去连续11年二位数的年均增速。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在会上指出,我国“十三五”规划环境特殊,规划面临的难度将加大。目前看来,今年我国要实现2300亿方,以及2020年要实现4000亿方的天然气消费目标难度相当大。“我国天然气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当下需要认真研究。”
按照规划,2015年、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应量将分别达到2300、3600亿方以上。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钱兴坤预计,2015年、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分别在2000亿方、3000—3300亿方,年均增长仅为8.7%,天然气市场将出现宽松局面。
政策层面应加强需求侧管理
“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的输送能力对天然气市场发展瓶颈作用正逐步减弱。目前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主体框架已基本形成2000亿方的供应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天然气市场近期开发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规划总院院长王功礼说。
据王功礼介绍,目前,我国天然气管网基本覆盖全国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2014年管网总长达到8.1万公里。LNG接收站已投产11座,总接受能力3840万吨/年。地下储气库已建成20座,形成工作气量42亿方。
从天然气下游市场需求看,目前,我国城市燃气、工业燃料用气占比达70%,与美国占比66%基本相当。化工用气占比高达15%,远高于美国2.5%、全球4%的水平。天然气发电消费占比仅15%,仍存一定发展空间。
王功礼指出,城市燃气和工业燃料仍是天然气需求主要增长点,占比基本稳定。其中,工业燃料“气代煤”主要方向应该是零散燃煤锅炉。天然气汽车在城市公交领域不是主要发展方向,但天然气代柴油,以及船舶油改气具备经济竞争优势,是将来天然气发展新方向。同时,根据国际经验,化工用气将成大降态势。
在上述专家看来,当前,我国天然气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天然气价改尚未完成,最新价改方案确定的89美元/桶的布伦特原油定价基点高于替代能源,天然气与部分替代能源比价关系已经发生逆转。在这种情况下,工业燃料、LNG车船和发电用气需求的实现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其中工业燃料替代煤炭要依赖于环保政策;LNG车船受与柴油比价关系、站点布局、标准等因素制约;发电将依赖于政府补贴与电网调度意愿。
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尽管有非化石能源成本的下降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但是要实现2020年、2030年能源结构规划目标,需做更多努力。天然气行业需出台刺激政策,同时逐步理顺用气价格,使分类价格反映其在各领域的利用价值,进一步推动规模替代煤炭,才能实现规划目标。